20121014 
 
當你回到家,發現原本該鎖上的門沒鎖,繼而發現大門旁一扇窗戶被打破、地板上還有血腳印,你會如何反應?
報警、等待警察到來時再進入,這是人人都想得到、說得出的理智選擇
但大多數時候,就像艾碧蓋兒,人們有著心頭的牽絆、掛念
在那一瞬間,無視於理智的叫嘯,無法等待警察來到現場的那幾分鐘
只能依憑著心意,衝入現場,想要確認自己心愛的人沒事
在家人可能受到傷害的恐懼中,你遠遠看到了親人躺在一攤血泊中,而一個男人正拿著把刀俯身看著他。接著,當那個男人發現你、走向你時,又該如何反應呢?
我想大多數人竄入腦海的第一個念頭:血+刀+男人=兇手
艾碧蓋兒正是如此,她慌、她怕、但她也同樣憤怒
母性的護犢本能讓她意識到眼前的男人便是殺她女兒的兇手
於是一切變得無法控制、無法思考,她只想將眼前殺害她女兒的兇手碎屍萬段
而最後,她如願了,她扼死了那個男人
然而,回到現實中,地方警察來了、丈夫回來了、連調查局探員也來了
原本推斷的案情,在調查局探員從現場的蛛絲馬跡開始抽絲剝繭後,產生了重大轉折:
躺在血泊中的女孩不是女兒,是女兒的同學;
被她扼死的男人也不是兇手,而是另一名無辜的被害者;
而她的女兒失蹤,唯一可能看到兇手、知曉女兒下落的人卻被她殺死
《少女的悲劇》一開始就以種種打破直向思考的路線,讓人不由得摒住呼吸加上被害者家屬、調查局探員、地方警探三者之間,在彼此的人生上有著某種不愉快的關聯,讓案件在無形中更加複雜。
威爾‧特蘭特,這位拙於言詞、不擅社交的調查局探員,因處理貪汙案而遭到地方警察的排擠。但他對於案情獨特的解讀,透過他的童年、他的經歷、他的缺憾,成為破案的關鍵。
費絲‧米歇爾,身為警探但同樣也是家中有著青少年的母親,努力在全是男性同仁的工作中力求表現。她就像隻刺蝟,在有人侵犯到她的領域時,揚起滿身尖刺來應對。但在過程中,以同樣經歷過青少年叛逆期的女性思考角度,逐漸發揮細膩的觀察,打開案件關鍵人的心房。
這兩位故事中的主導人物威爾和費絲,各自有各自的人生故事、不可碰觸的界線,再加上不同的辦案習慣,讓兩人的相處也遭遇了磨合問題,但也成為此篇故事中獨特的焦點之一。
也許是看多了CSI影集,對於書中描述調查進度受限於實驗室經費的困窘和能力的極限,著實讓我感到訝異。但想想也是,現實不可能都像影集演出一樣,能投入無限資源調查一個案子,或許這才是目前警方辦案的處境,在處處制肘中力求出路。
此外,母親這個角色也是《少女的悲劇》一書著墨的重點
艾碧蓋兒和母親之間長久以來的問題,輪到她成為母親後與女兒發生同樣的情形,她迫切地想阻止女兒重蹈覆轍卻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切輪迴~
費絲雖然是一名警探,但她也曾是一名未成年小媽媽,他的兒子和被害者之一同年齡、甚至就讀同一間學校。面對和他的孩子同年齡的受害者、嫌疑人,她該如何堅持辦案的立場而不添加私人情緒~
最讓我心疼的,莫過於被誤殺的亞當的父母,書中著墨不多,但僅有的幾句卻帶出驚人的悲慟~我們祈禱我們能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受害者遭遇的是肉體上的苦難,受害者家屬遭遇的則是精神上的煎熬
當一個母親失去了她的孩子,我無法想像她該怎麼生活、怎麼面對這個世界
不禁想起了一首很久以前的歌〈Unborn Heart〉裡面的一段歌詞
Now we all know how crazy this world can be sometimes
and I lie awake at night, wonder how a child survives
beyond the danger in the strangers and the inhumanity
Lord, give us strength to someday find a world that lives in peace
這首歌表達的,正是天下所有母親的心情吧!

《少女的悲劇》也探討了目前社會上許多常見卻經常被忽視的現象
看不到的危險往往是讓人防不勝防,這不是危言聳聽,電視新聞上出現的任何情節,其實都有可能正發生在自己的身旁,甚至是自己的身上
校園霸凌、同儕排擠不僅僅是名詞而已,通常從小圈圈開始蔓延,擴及班級、社團,孤立的人往往求助無援,甚至被刻意的忽視
而所謂的兒童保護系統,在種種體制、規範、條件、程序下功能不彰
這不僅是國外社會或小說故事中才會發生的問題,這些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我們的社會裡,國中畢業的文盲、慘死於家庭暴力的孩童、校園性騷擾案件等,在新聞中屢見不鮮……
而最讓我感到悲哀的,是故事中案件發生時的社會態度
在面對發生的悲劇,不是同情、不是憐憫、不是關懷
電視台與電影媒體,嗜血的在第一時間想挖出獨家大八卦、想到可能帶來的商機
警界高層,則以案件的大小與當事人背景實力,評估能否帶來升官晉爵的機會
記得看過一部日劇,災難現場經過的民眾幾乎人手一機
手機、相機拚命拍攝照片、上傳社群、發送給親友,
卻始終沒人加入救難行列,甚至堵住了救援進出通道
什麼時候這個世界已經遺忘了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而變得如此冷漠?

此外,在故事中提及的閱讀障礙,讓我想起國內曾因為某位歌手而引起的廣泛討論,也讓我心生警惕。我喜愛閱讀、對於文字能力向來比表達能力來得好,但我是否無意間,輕看了那些在這方面不如我的人,卻忽視了他在某方面表現的傑出能力。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真的是該隨時警惕自己,別讓自己的無意看輕了別人、也讓自己成為了可悲的討厭鬼……

#《少女的悲劇》FRACTURED
作者:凱琳‧史勞特 Karin Slaughter
譯者:廖素珊
出版社:小異出版
初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出版
少女的悲劇 | FRACTURED專屬網頁

【出版社的書籍文案】
她躺在一灘血泊中,內褲被扯下來。
她經歷了什麼樣的折磨?在這男人手裡承受了什麼樣的羞辱?
安斯利公園裡豪邸林立,街道兩旁盡是綠蔭,為亞特蘭大最高檔的社區之一。但在一棟雄偉的宅邸中,於一名少女的奢華臥室內,女孩慘遭殘忍殺害。她驚嚇不已的母親站在走廊上的碎玻璃中,赤手空拳地勒斃殺害她女兒的兇手。
喬治亞州調查局的威爾‧特蘭特探員來此原本只是出於政治考量,打個照面,因為謀殺現場隸屬於亞特蘭大警察局。但特蘭特立即發現警察視而未見的種種蹊蹺,他在 紛雜的鑑識證據和母親的震驚眼神中,察覺到細微線索。幾分鐘內,特蘭特便接手此案──他後來發現還有案外案。他確定另一名少女失蹤,而兇手則逍遙法外。當 他們直搗失蹤女孩所就讀的貴族私立高中時,各種可能的動機和嫌疑犯紛紛現身。那裡是個名副其實的大熔爐,在教職員和學生間,為想擠進上流社會所使出的殘酷 手段和性操縱層層交織。
特蘭特手上只有些許線索,還得和恨他入骨的女警探搭檔辦案,身邊有眾敵環伺──但某種感覺緊咬著他不放。這個案子發生在最令人稱羨的家庭裡,深深切入完美生活的廢墟之內,赤裸展露其不堪的一面;在那,人類惡魔以復仇者之姿冉冉現身。
【出版社的作者介紹:凱琳‧史勞特 Karin Slaughter】
出生於喬治亞州,目前定居於亞特蘭大。2001年的處女作《盲視》讓她一舉成名,以小兒科醫師兼驗屍官莎拉‧林頓為主角的格蘭特郡系列成為暢銷排行榜上的常客,並即將拍攝成電視影集。她的作品被翻譯成 三十二種語言,全球暢銷逾三千萬冊。史勞特在荷蘭特別受歡迎,Crimezone大獎舉辦九屆以來,她囊括四屆大獎,總銷量超過兩百萬冊,本本皆是冠軍暢銷書,每次新書出版,出版社便將舊作重新包裝,然後全部登上暢銷排行榜。2008年,史勞特所有作品皆在荷蘭蟬聯暢銷榜超過六個月,受歡迎程度連美國驚悚 小說天王詹姆斯‧派特森(James Patterson)都大感嫉妒。
2006年,史勞特跳脫了已成名的格蘭特郡系列,發表以威爾‧特蘭特幹員為主角的全新系列,第一部即是《虐殺三聯圖》(Triptych)。她將故事場景從鄉間移到城市,選擇的正是她自己多年來定居的亞特蘭大。這座南方大城歷史悠久,並且為全美十大暴力城市的常客。《虐殺三聯圖》為史勞特開啟了寫作生涯的全新高峰,之後史勞特更精心設計,讓格蘭特郡系列裡受盡折磨的女 法醫莎拉,來到亞特蘭大,與威爾‧特蘭特聯手辦案。
2011年,史勞特發起了「拯救圖書館」的運動,為此她特地寫了一部輕小說 《Thorn in My Side》,於亞馬遜網站獨家推出,所得款項全數捐給各圖書館。在亞馬遜網站中,本書至今仍是最暢銷的Kindle輕小說,銷售量超越克拉庫爾(Jon Krakauer)及大衛‧鮑達奇(David Baldacci)等知名作家。
凱琳‧史勞特官方網站:www.karinslaughter.com

arrow
arrow

    astra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