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5  
 
  以《傲慢與偏見》來說,不管是珍妮佛‧艾爾還是綺拉‧奈特莉詮釋的形象,那都不是我心目中的伊莉莎白。但要我說出我從閱讀中架構出的伊莉莎白究竟是何模樣?確實,我只能給一個模糊的形象,而且大多都是關於她的性格、處事,而非關於她的樣貌。我也相信,我想像中的伊莉莎白大概跟珍‧奧斯丁寫作時在心中描繪的伊莉莎白有很大的出入吧!

  《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就是這樣的一句話讓久未接觸理論性文本的我(其實是害怕看不懂)鼓起勇氣翻開了這本書,赫然發現這本書竟與先前想像的截然不同。作者彼得.曼德森Peter Mendelsund被譽為是當代最具辨識度與思辯力的封面設計師,他的寫法方式不同尋常,以大量的圖像、簡潔的文字進行提問、表意、解說……。沒有長篇大論,而是以類似廣告的設計,將圖像、文字打入讀者的閱讀之眼,簡單明瞭的傳達出他對於「閱讀」這件事的觀察、想要表達的概念與分享的經驗。

  撇開在這本書中作者的身分,彼得.曼德森其實和我們一樣,也都是一名「讀者」,一樣閱讀、一樣在閱讀中感受。然而在閱讀過後,他回味的不只是故事中的餘韻,他比我們多做了幾件事,他回想了他在閱讀時從文字看到、聽到、聞到的感受,並思考其真實性;他研究著作者寫作時的鋪排用意、時機與在讀者心中不斷更新、重塑的形象,他還想著作者的刻意留白與讀者閱讀想像之間是否有其連結……。於是,這本書就是他做為一名讀者對於閱讀這件事的探討;而我們——這本書的讀者,也藉由他的引導思考起我們在閱讀中未曾注意、未曾深思的細節——就像是卡夫卡禁止出版社試圖畫出《變形記》的蟲背後的用意;或是經由他的提醒,憶起了在閱讀過程中未曾意識到的——閱讀是一種作者和讀者的共同創作!

  故事是作者所孕育、生產的創作,但當故事出版成書,「閱讀」就不再是作者所能掌控,故事也不再是專屬於作者;或許作者在故事中會藉由文字引導讀者,但卻無法拘束人們自由自在、無窮無盡地馳騁想像。在閱讀時,讀者代入的個人經驗、投入的感情也使得閱讀在人與人間存在著歧異性。閱讀是一件多麼美妙卻又讓人疑惑的事!就像美國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喬段,男人永遠搞不懂女人為何迷戀達西,可以一遍又一遍讀著《傲慢與偏見》卻又哭得死去活來;而女人永遠弄不懂男人為何沈迷於《教父》,甚至可以背出那一長段的經典台詞,還外加表情、語氣的演出!

  閱讀有著歧異性,作者認為「記憶來自想像,想像創造記憶」,而我卻覺得正好相反,對我來說「想像來自記憶,記憶創造想像」。當然閱讀也存在著共通性,就像作者提到在閱讀非虛構類書籍時會想要找出關於真實地點的資訊,我在閱讀時亦是如此,例如看丹.布朗的《地獄》時,會拿出威尼斯的地圖,同時回想著自己曾經走訪的記憶,循著書中的路線行走、奔逃!與作者不同的是,即使是虛構類的故事,我也會依憑文字間的線索,逕自構築出一座古典大宅院,乃至另一個時空中的族群地理分布,即使腦海中描繪的或與作者、出版社建構的不同(例如《提靈女王》故事中的世界在書中有搭配一張地理分布圖,但與我想像的存在不小的差異),也依然抵擋不了思緒想像的奔馳~

  有趣的是,彼得.曼德森在書中提醒讀者,如果非常喜歡一本書,要小心謹慎的思考是否要看改編的電影版,否則很容易被電影的選角所影響。而我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因為看了《達文西密碼》的電影,湯姆‧漢克斯的蘭登教授形象深植,這下可慘了,從此再看《天使與魔鬼》、《失落的符號》及《地獄》,腦海中自動浮現湯姆‧漢克斯的蘭登,對於書中描繪的蘭登反而沒有什麼印象了!這類小說拍成的電影、影集總是讓人掙扎,看還是不看?一怕戲劇電影打壞了閱讀時建構的美好想像,又怕小說裡的那個人物走出現實卻讓人無法接受,這情形就像是閱讀《射鵰英雄傳》的黃蓉後再看《神鵰俠侶》中的黃蓉,有種說不出口的苦澀!當然,黃蓉的形象大變,身為金庸迷的讀者會自行幫作者轉圜,自行解釋、填補中間的轉折,但對於改編電影的人物,讀者就沒那麼有耐心、有容忍力,往往飾演這些名著中的人物,就得有被挑剔讀者批評的心理準備。

  在這本書中,有一個彼得.曼德森尚未提及,卻是讓我很好奇他會如何看待的問題——那就是以他身為封面設計師的角度,如何看待小說使用真實人物影像為封面?畢竟作者在書中提及書本內容中有些地方適合模糊讓讀者自行想像,甚至對於改編電影也要謹慎。而近幾年,以真人模特兒為主體的小說封面愈來愈多,封面的人物是否影響著讀者想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以《時空戀人》三部曲為例,三本封面上的人物完全不合我對關德琳有點搞笑、有點笨拙的性格想像;但在《鋼鐵德魯伊》系列中,確實有兩本的封面,賦予我在描繪阿提克斯的形象時更加具體(我指的是第1、2集封面,但其後3集卻覺得有點不合)。很好奇作者會如何看這些封面設計,又或者在他設計的封面中亦有以真人模特兒為主體,但是否他有另外不同角度的解讀、或特殊的編排方式呢?

  What We See When We Read?或許就拿下一本小說來試驗吧!看看我在閱讀中究竟看到了什麼?記得什麼?又領會了什麼~~~

#《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
原書名:What We See When We Read
作者:彼得.曼德森 Peter Mendelsund
譯者:許恬寧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9月4日

【書籍介紹】
當代最具辨識度與思辯力的封面設計師
◆《舊金山紀事報》與美國科克斯書評/年度最佳書籍
◆本書作者經手設計的書封超過600個,包括卡夫卡、喬伊斯、卡爾維諾、科塔薩爾等名家經典作品。
「閱讀就像躲進自己眼睛後方的寧靜修道院。」
由出版界最優秀的書封設計師兼狂熱愛書人,帶給世人這本獨具魅力的好書。書中的視覺與文字範例,帶領讀者多方探討閱讀的現象學,讓人瞭解我們閱讀文學時,如何想像畫面。
我們閱讀時究竟「看」到什麼?
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是否真的描述過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的容貌?美國小說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是否真的告訴過讀者《白鯨記》主角以實瑪利(Ishmael)的長相?書頁上零碎出現的意象──一隻優雅的耳朵、一撮捲髮、一頂頭上的帽子──以及其他線索與意符(signifier),幫助我們想像出人物畫面。然而,覺得自己熟知某個文學人物,和能否具體描繪出他們,其實沒有太大關聯。
當愛爾蘭作家喬伊斯(James Joyce)帶我們到都柏林,當英國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讓我們踏進倫敦,我們其實是透過他們的眼睛瞭解那些城市。我們把自己熟悉的地方,套進作者虛構的場景,然後像愛麗絲的鏡中奇遇,探索先前從未造訪過的世界與年代。
平面設計大師彼得.曼德森用這本書告訴我們,這種想像畫面的過程是獨一無二的歷程,專屬於閱讀。
本書結合了曼德森得獎設計師的專業資歷,以及他年輕時接受的古典鋼琴訓練,從他這輩子最愛的文學出發,用全面圖像化的現象學,探討我們如何理解閱讀這件事。

【作者介紹:彼得.曼德森 Peter Mendelsund】
美國克諾夫出版社(Alfred A. Knopf)副藝術總監,目前正重拾古典鋼琴。《華爾街日報》讚美他設計出「經典、最好辨識的當代小說封面」。曼德森現居紐約。

arrow
arrow

    astra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