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jpg

電影中的戰爭,給了軍人、男人們偉大英勇的形象
文學中的戰爭,則給了戀人和平民述說故事的空間
然而被轟隆的戰聲所掩蓋下,還有一道往往被忽略的細小聲音
那些來自稚嫩心靈所承受衝擊、恐懼而發出的低語……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找到了這些細微哼鳴的聲音,她聆聽、記錄、然後書寫,以一種類似口述歷史的方式完成《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這部作品。書中的主角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生活在蘇聯的孩童,有的年齡僅二、三歲,有的已是知事的十三、十四歲,更多的是介於其中的年紀。或許有人對於懵懂孩童能記得多少不以為然,也確實有些孩子的記憶斷斷續續的跳轉,但他們發出的聲音如此真實、記憶如此鮮活,讓我們看見了不同於大人角度的戰場——他們的戰場在家中、在保育院、在田野、在樹林、甚至在奔馳的火車上,他們的戰場充滿極度的恐懼與惶然,在他們的記憶中,國家的光榮不是第一要事,家人和親友的生死才是最關切的問題。這些在苦難中流轉的孩子們,牢牢地將經歷銘刻在腦海裡……。在許多年後,他們有的將這份傷痛埋在心底最深處、有的噤聲不語、有的連回憶都無法;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記錄,讓我們接觸到了從上世紀持續到今日的這份沉重,也領略了在戰火下孩子所承受的殘酷對待。

  在我們開始讀書識字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重複出現在我們各階段的課本裡,然而那都只是紙頁上的文字資料,直到電影以畫面嘗試呈現戰爭的真實,我們腦海中的形象才明確了起來。然而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目前承平的地區,南亞、中東、非洲都還有著戰事正在發生,這幾年恐怖攻擊在世界各地展開、難民潮席捲歐洲,有時不禁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預言是否就此成真?然而這些新聞和報導都比不過那敘利亞三歲男孩在土耳其海邊被發現的畫面所帶來的衝擊,讓人沉重而沉默……

  戰爭下的孩子沒有發言權,於是作者找到了二戰時期還是孩子的大人,重新替當時的自己發聲。有些人對戰爭錯愕,有些人等不及上前線,有些人希望一切都只是夢,有些人懷抱進游擊隊向敵軍復仇的心願,有些人只能絕望等待,有些人參與戰爭、為游擊隊效命,有些人至今為喪親而痛苦,還有些人連回憶都不願只想忘記這一切……這些孩子有部分在戰前已參與軍事演練、為自己的行動為榮,但絕大多數懵懂未知突遭戰火的摧殘,飢餓、疾病、槍擊、奪親……童年在槍響的那一刻提早結束。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的記錄來自蘇聯各地區、各個階層孩子的不同遭遇,拼貼出戰爭中經常遭人忽略的一部分地圖,敵區、集中營、被佔領區、甚至大後方,這些聲音控訴著戰爭的瘋狂,雖然我們也在他們的記憶中看到了人性光明、溫暖的一面,但始終無法忘懷他們經歷所呈現的怵目驚心。

  但其實在閱讀這些故事的同時,我無法不去想著還有更多的孩子早在這群孩子之前,遭受戰火的侵襲,成為更早失去親人和土地的犧牲者。在書中許多的孩子他們識得的戰爭,來自敵人德軍的侵略,但若將歷史再拉遠一點看,早在蘇聯被德入侵、爆發戰爭之前,蘇聯卻是入侵者的角色,西元1939年蘇聯與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對國土之外的鄰國發動侵襲,入侵芬蘭、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小國等地,轟炸、屠殺、俘虜當地的人民。當時有多少孩子喪命在蘇聯的侵略下呢?……閱讀著這本書,很難不去想蘇聯之前的作為,看著書中人懷著仇恨罵著敵軍暴徒,我卻無法不想著那些被蘇聯侵略的人們是否也罵著同樣的話語?

  當然,這並不表示在閱讀時不為書中孩子的遭遇而痛心,不論是孩子、婦女,或是護衛家園的游擊隊、紅軍,前者無辜被捲入戰爭、無端喪命承受痛苦;後者則是被灌輸思想,畢竟在那年代民族和國家主義凌駕了一切。但戰爭到底是殘酷的,沒有人是贏家,侵略者與被侵略者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國家民族的野心或某幾位梟雄的野心,只是讓世界的秩序更混亂,更多無辜的生命提早結束。很難表達我在閱讀時的複雜心思,不論是哪個地方的孩子都是無辜,那些因為戰爭而失去的生命都值得同情。誰都知道冤冤相報何時了,但有多少人能忍住一時衝動或放棄眼前利益……想著今日的世界局勢,不知道還會有多少孩子失去童年被迫長大,更不用說那些永遠來不及長大的孩子。

  直到讀完許久,我還依然想著那些來不及出聲也永遠無法再出聲的孩子他們未出口的話是什麼……

#出版社在出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的系列作品同時,也舉辦了一系列的講座,提供讀者報名參加:【2016年亞歷塞維奇作品系列講座】活動報名頁:http://goo.gl/aeazOQ

#《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
原書名:Последние свидетели: сто недетских колыбельных
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Svetlána Alexándrovna Alexiévich /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
譯者:晴朗李寒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書籍介紹】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系列作,為時代的苦難與勇氣發聲
  2015是二戰終戰70周年,2015年ISIS持續恐攻,2015年難民潮中海灘的小男孩引起全球關注,2014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危機,普丁的強人政治再次受到注目。這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亞歷塞維奇別具意義。她花費三、四年書寫,記錄超過500人的對談,收錄101篇故事。從戰爭時年僅2到15歲的孩童回憶,拼寫出一個世代的聲音,一幅不同的人性圖像。
「當時像我們這樣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尋找自己的父母,即便父母已經死了,他們仍會繼續尋找……」
不要把我媽媽埋進坑裡。她會醒來……
  對他們來說,死亡,不是從課本上學會的,而是用他們純真的雙眼。
  二戰期間在蘇聯有100萬兒童死亡。假使透過這101個孩子的眼睛,我們是否可以看到戰爭的真相?不再是勝利與榮耀,而是瘋狂與荒謬。
我是沒有童年的人,代替童年的,是戰爭
  這裡沒有英雄、沒有名人,每個都是平凡人物,但他們的真實經歷卻比小說更驚人。即便孩子們不必上火線作戰,但在戰火中成長,在行刑者與受害者之間長大,看著俄羅斯軍人與德軍交替出現,見過無數屍體,有個孩子說他以為戰爭中只有男人會死亡,原來女人也會死。有的孩子說,戰爭在他們的想像中是一生最有意思的大事,是最大的冒險,當真正的戰爭發生在眼前,人們卻都傻了,變成了啞巴,只能瞪著恐懼的眼睛。他們的童年在戰爭裡學會挨餓、也學會祈禱,最終成了沒有童年的人。
透過戰爭我們看見人性
  書寫的內容誇越1917年到今日,如同啟示錄般的文學,用多種聲音拼貼出時代全景,精確描寫人性與社會。不只是記錄事件和事實,也是記錄人類情感的歷史。我們因此了解在事件中,人們如何思考、理解、記憶,他們相信與否,他們面對哪些希望與恐懼。亞歷塞維奇說:假如我們不去記錄,在數十年後我們會很快地忘卻,或是拒絕面對。或許我們從來不明白何謂戰爭的真實,那不是英雄主義、家國光榮,或用戰爭換取和平所能掩蓋的,唯有透過如此貼近真實的文字,才能讓我們體悟戰爭的殘酷。今日在世界各地仍舊不時發生戰爭與恐攻,處於和平地帶的我們,唯有直視這些苦難,才能面對與理解,或許才能再次喚醒人性的良知,與了解生處和平地區的我們何等幸運。

【作者簡介: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Svetlána Alexándrovna Alexiévich /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
  1948年生,記者出身。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作品在國內被禁,電話被竊聽,被禁止參加任何公開活動,因此她2000年離開家鄉,受國際避難城市聯盟協助流亡歐洲其他國家。
  其作品以新文體寫成,此為諾貝爾文學獎從未出現過的體裁。這樣的寫作技巧,來自俄國口述傳統。讓世人得以看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透過拼貼許多聲音,使作品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是一種記錄真相的文獻文學。
  她每部作品都花費數年書寫,訪問數百人,對象跨越數個世代,從1917年到今天。可說是關於蘇維埃靈魂的長篇史詩。其描繪的人性拼圖和提出的問題,使其作品不僅是關乎蘇聯而是甚至於全體人類。
  除了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與1999年赫爾得獎,其作品獲獎無數,《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孔:二戰中女性的聲音》獲得2011波蘭安格魯斯中歐文學獎、2011波蘭理查德‧卡布辛斯基獎報導文學類。《車諾比的悲鳴》獲得2005全美書評人協會獎、1996瑞典筆會圖霍爾斯基獎。《二手時間:最後的蘇維埃》獲得2013法國文學界四大獎──法國梅迪奇獎散文類、2013德國藝文界最高榮譽──德國書商和平獎。

arrow
arrow

    astra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