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根之森》的起頭很有趣,古今中外的神話童話、傳說故事乃至於考古歷史中從不缺「活人獻祭」或「處女獻身」的題材,《盤根之森》也以此做為故事的開端,但第一句就直言:「我們的惡龍不會吃他抓走的那些女孩……」。在整個首章,作者就以一種顛覆的概念打破以往故事既定的書寫印象,緊緊抓住讀者的好奇心,想知道開篇就如此特別的故事會有怎樣的突破!
原來惡龍非龍、獻祭的女孩也不是淪為枉死或遭遇悲慘的命運,雖然關在高塔之中但不僅不會被玷污還能在十年的時間內得到學習機會,並在十年到期後重獲自由和一筆豐厚的嫁妝。然而謠言的渲染與惡龍刻意的不解釋,還是讓河谷子民們對於每十年一次的挑選驚恐畏懼。故事中的女主角艾格妮絲卡正值被挑選的年紀,但她卻一點也不擔心,因為無論從外貌、才華、能力等方面來看,大家一致認定會被惡龍選中的是她的好友—卡莎,卡莎本人和她的家人也如此以為並刻意為此做準備。然而在命定之日,被帶走的卻是平日莽莽撞撞、毫不起眼的艾格妮絲卡……
目前分類:臉譜出版 (13)
- Apr 02 Mon 2018 15:42
【試讀】娜歐蜜.諾維克《盤根之森》
- Jul 27 Thu 2017 17:44
【試讀】凱德兒‧布雷克《幽影王冠(上集)》
凱德兒‧布雷克的這本奇幻故事很不一樣,描述的是一個由女性占主導地位的國度,較之以男性霸權為主軸的故事,其瘋狂、殘忍、暴虐、血腥、撕逼……的程度毫不遜色,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代代相傳的女神信仰下,傳奇神祕的芬貝恩島是由女神所庇佑的女王所統治。只是女王的產生方式非常特殊,當前一代女王的法力衰退之時,女神就會讓她生下三胞胎,這三胞胎在幼年時期一起生活,但當她們開始顯現各自的天賦法力之時,就將由不同的氏族家庭收養、教導。直至十六歲登基年的五朔節開始,三胞胎姊妹將有一整年的時間殺死其他姊妹,奪得王位,而這同時也是她們唯一生存的機會。只是這一代的女王人選並非勢均力敵,身為自然使的雅欣諾與毒物使的凱薩琳直至成年都無法掌握自己的法力,唯有元素使米拉貝拉擁有最強的法力。顯然若無意外下一屆女王將由米拉貝拉擔任,雖然這代表著雅欣諾和凱薩琳將在米拉貝拉登基前喪命;只是命運的轉輪背地裡被服侍女神的神殿祭司與目前實際掌控島嶼統治權的黑議會拉扯轉動,三姊妹之中誰將能從這場殘忍廝殺中脫穎而出?或該說逃出生天呢?
如果故事只是女王彼此之間的物競天擇或許會簡單的多,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島上的統治權看似是由女王統治,但實際是由各氏族席次組成的黑議會所把持,三位候選女王背後的氏族家庭為了各自的統治利益各有所行動。議會之外,服侍女神的神殿祭司竟也拋卻該有的中立立場,為了恢復過去的歷史榮光,意欲從議會中奪回島嶼統治權而對女王人選有所偏向。此外,還有女王追求者家族的參與、臣民的擁戴支持選擇等,讓整個芬貝恩島陷入一個陰謀環伺、陷阱處處、暗潮洶湧的局面。
- Jun 20 Tue 2017 11:48
【試讀】查莉・珍・安德斯《群鳥飛舞的世界末日》
二十一世紀——是個讓人困惑的時間點,尤其對於已經不是小年輕的人來說,會深切地感受到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生活轉折竟是如此之大!四季的遞嬗似乎縮短為夏冬兩季,自然災難更加頻繁報到,科技用品一夕之間充斥在每個時間、空間,而國家、種族、教派之間的緊張衝突撕破了和平假象。小時候的世界和現在的世界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嗎?有時候我不禁困惑地想著……人們如此輕易且順從的接受這些變化,生活愈來愈便捷的同時也大量消耗地球的資源,一旦資源耗竭或是自然無法再承擔人類的恣意,那麼「未來」該怎麼辦呢?
其實從很久之前,人類就開始擔憂所謂的「世界末日」,只是世界末日會以什麼樣的狀態發生,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中有著各自不同的說法。查莉・珍・安德斯在《群鳥飛舞的世界末日》中所建構的「世界末日」,正中我們當代人的憂心,因為書中的世界末日——自然開始反撲形成的異象、國際社會彼此對立的攻擊,正宛如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世界危機,只是作者將之帶入奇幻文學中,並以兩種相對的二元概念,用小說的形式去闡述現代人們對當今、對末日的歧異觀念與應變做法,以導出作者個人想要傳達的結合理念。
故事中的派翠西亞和羅侖斯分別代表「魔法」和「科學」兩派,兩人從幼時就分別發現自己的天賦,也因此在人群之中被歸類於怪咖,不被理解且經常遭受同儕霸凌、師長不信任的他們,在學校中結識後成為彼此的好友。羅侖斯將自己製造的超級電腦介紹給了派翠西亞,然而當派翠西亞展現自己的魔法能力時,卻嚇到了羅侖斯。當他們再次重逢時,兩人在各自的領域之中皆已是佼佼者。羅侖斯致力研究蟲洞產生器,想要在末日來臨前將人類遷移到其他星球,而派翠西亞則與同伴致力於以魔法療癒地球。兩派人馬在觀念上、做法上分歧,並認定對方所為有害於人類的存活。在末日之前,兩派掀起了戰爭,派翠西亞和羅侖斯卻在此時相愛。隨著兩派人馬的傷亡,地球愈加險峻的末日徵兆帶走更多的生命,派翠西亞和羅侖斯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抉擇……
從以前到現在,人類習慣將事物二元分,是與非、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創造與毀滅……,即使大多數人都知道有所謂的模糊地帶,但在習慣上仍下意識如此區分。《群鳥飛舞的世界末日》中,「魔法」和「科學」便是這樣對立的存在,一種是「控制自然」,一種則是「服務自然」。然而作者這樣的設定,其實只是一種替代概念,替代人類對於自然習於區分的兩種觀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打破二元界線,先顛覆再去重新建構,因為只有這樣人們才能不囿於固有觀念,重新去接受一種新的概念。
- Jan 08 Sun 2017 21:49
【試讀】隱遁之道—羅傑‧霍布斯《鬼影行動》
閱讀《鬼影大盜》時,對於鬼影的導師安琪拉有著深深地好奇
是怎麼樣的人能訓練出鬼影具有的特殊技能
因而在心得最後提出身為讀者對於續集發展的期待
- Sep 25 Sun 2016 15:20
【試讀】鬼影成謎—羅傑‧霍布斯《鬼影大盜》
無關道德、良知和法律
不需要價值評判
純粹娛樂!
- Aug 08 Mon 2016 10:01
【試讀】為何而戰—莎莉.葛琳《禁忌之子Ⅲ:守望》
- Mar 04 Fri 2016 18:58
【試讀】原罪—莎莉.葛琳《禁忌之子》
寫在心得之前:
陰森暗沉的的背景前,被柵欄阻隔的鐵牢後,帽簷下看不清的模糊面容,昭示著男子兇險的處境。伴隨書而來的是一封以白色火漆彌封的〈巫師議會緊急通知〉,警告有一名由黑白巫師生下的禁忌之子逃脫了控制。信中暗藏了解鎖的密碼,唯有解開謎題才能進入《禁忌之子》,揭開那段籠罩在巫界的白色恐怖……(好驚人好用心的試讀本啊~)
- Dec 12 Sat 2015 21:01
家貓大解放—五十嵐大介《南瓜與我的野放生活》
還沒看過今年很夯的《小森食光》
卻先看了作者五十嵐大介的另一本作品—《南瓜與我的野放生活》
說實話,其實當初只是因為看到封面有貓就下手
- Jun 05 Fri 2015 13:27
【試讀】雙重謊言的騙局—愛咪‧亭特拉《重啟人首部曲》
如果被雙重的謊言、雙重的欺騙所隔絕
唯有踏出接觸、交流的一步,才能看見真實!
- Apr 29 Tue 2014 19:37
【試讀】異能的代價—荷莉‧布萊克《咒術家族1:白貓》
毫無疑問的,這是一本充滿無窮想像力的YA(Young Adults)小說!小說採用的元素是青少年都想擁有的超能力,這種異能被稱為咒詛。在荷莉‧布萊克的筆下,故事就從一個咒詛家族中的黑羊—唯一不具有咒詛能力的17歲的高三生卡瑟‧夏普出發,描述出一個匪夷所思的咒者世界。
(說實話,一開始報名試讀是衝著書名中的白貓而來,不過作者描述的咒詛能力,也讓我看得津津有味~)
- May 07 Tue 2013 12:55
【試讀】畫中的祕密—露意絲.佩妮《風和日麗謀殺案》
原以為這是件單純的狩獵意外
原以為這是樁單獨的謀殺案
然而一幅名為「好天氣」的油畫
- Nov 16 Fri 2012 02:11
【試讀】雪兒.史翠德《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一千一百哩太平洋屋脊步道尋回的人生》
隨著雪兒對即將畫上休止符的旅程感到恐慌
我也不捨的希望這段旅程不要那麼快的結束
這幾天的閱讀時光,就如同跟隨著雪兒一步一步地徒步旅行
- Sep 05 Wed 2012 17:44
【試讀】妮基.法蘭齊《最後的簡訊》
在閱讀這本小說之前,我並沒有心理準備會跟著艾莉陷入悲哀的漩渦中
那麼巨大、深沉,而且難以掙扎
我以為這是一個如同書頁上所描述的驚悚犯罪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