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0201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教科書中的文字,其實讓每一個生活在臺灣島上的孩子,從小就知道臺灣有三座核能發電廠,以及一座總是處於爭議風暴中的核四廠。於是,我們都聽過關於反核、非核家園的訴求,也知道核災、核廢料可能引發的安全疑慮。同時,我們也明白這也是一場關於經濟發展、民生需求與人身安全、永續發展的拉鋸戰。只是,這一切書上、電視上、網路上的言論,對於老百姓而言太過虛無飄渺,不是發生在周遭的現實,很難引起人們立即的警覺;很多人也就像《輻射人》中的柯醫師,對於反核、擁核並沒有很明確的立場,並不是不關心,相反的是因為接觸的資訊太多,兩方言論看似都有理下,不知該聽誰的好。還有一些人,則因未曾深入研究,因此抱持著謹慎態度不預設立場……。即使,我們都知道輻射可能對於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但究竟是產生什麼樣的危害我們並不清楚。冷言的《輻射人》就試圖從這個角度出發,以小說來描繪當人的身體遭遇大量輻射曝射時可能產生的後果。

  《輻射人》以一宗離奇的報案事件起頭,報案人報案後便失去蹤影,警察隨後循線找到的被殺害屍體卻正是報案人。這,是什麼詭異的靈異現象?死者身份經查為核三廠外包商員工,但因線索不足使得調查陷入膠著,此時核三廠卻發生一起工安意外,一名技術員因為輻安事故被送進高醫,兩起案件是否有著關聯?當警察尚在釐清之際,核三廠內再度發生一起命案,但由於命案現場是輻射管制區,可說是世界上最難蒐證的犯罪現場,讓警方辦案面臨了重重阻礙,隱藏在完美犯罪中的兇手是誰?還會有另一起案件、另一個犧牲者、另一具屍體嗎?

  《輻射人》以警察、業餘偵探的攜手合作,不時輕鬆搞笑的對話,讓這本看似凝重的推理小說增加了不少幽默的成分而更有看頭!從自強新村、內惟市場到恆春核三廠,帶領讀者藉由書中文字進入了高雄、屏東的地理區,想想說不定女警梁羽冰隸屬的內惟派出所和拜拜的鎮安宮,將來會成為讀者朝聖的必遊之地呢!整體來說,《輻射人》雖然以核安議題為主軸,但由於文字份量不重、加上人物之間風趣的對白,能使讀者輕鬆閱讀的同時,也緊緊扣住作者寫作此書的立意——核能對於人體可能產生的危害。只不過除了核能電廠外,本書中另一個重要場景—「醫院」,雖然並非作者對於核安的關注點,但卻觸動閱讀的我另一個思考點:核能除了發電,另一個重要的使用場所便是醫院,核子醫學在現代醫學上已經不可或缺,像是人們經常依賴的核磁共振、以及之前因為個人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時,醫生建議服用碘131的一種治療法……等皆是其一,那麼這些運用核子醫學產生的輻射劑量與安全問題,以及醫院產生的核廢料後續處理等,不如核電廠目標大而明顯、引人關注,但是否存在同樣的隱患,不禁讓人深思而擔憂~

  故事的最後也留給讀者一個難以釋懷的問題,在父母長期遭受輻射曝射下,還未出生的胎兒是否健全?該生下嗎?就算生了下來,那麼未來是否有健康上的問題?沒有任何專家對於這個問題能夠肯定的回答,而我們身邊有多少人深受其害,更沒有人知道……而這一點,也是我認為《輻射人》中最成功喚起讀者對於核能安全的關注點,當臺灣的未來與孩子的未來連結在一起時,人們將主動打破因為無關己身所以視而不見的冷漠,認真思考著核能的要與不要、該與不該!

----------------------------------------------------------------------------------------------------------------------

  原本走筆至此,心得已告一段落。但在閱讀《輻射人》之時,可能是我比較雞蛋裡挑骨頭,在閱讀本書時對於其中部分細節設計感到不少疑惑,愈執著於這些點而愈百思不解,因此將這些問題記錄在下,而尚未閱讀過《輻射人》的朋友則建議先跳過我這心得的下一段!

首先是對於報案者突然變成被害人的這一段情節,確實成功的成為本書開頭引人的懸念,但其中兩處似乎不太合理:
一是當阿豐看到路燈吊著的屍體前往報案,警察在未到達現場、未看到屍體的狀態下,為何就先斷定是殺人案,畢竟阿豐口中只說有人死了,而且一般看見吊著的屍體最先的反應應是自殺吧~
另一處是報案後阿豐的消失,警方後來既然調出監視器看到報案者進入派出所的畫面,那麼為何沒有離去的畫面,畢竟派出所的大廳、甚至門口應該都有監視器才對!就算一台沒拍到,那麼還有其他台的監視器呢?而且依照現在台灣監視器眾多的情況下,就算自強新村的監視器部分被破壞,那麼從警局返回自強新村間呢?因為阿豐離奇的消失又轉身成為自己報案敘述中的被害者是引發案件的源頭,因此警方沒有調閱警局附近的監視器尋找離去的阿豐這一點看來很奇怪……
再來是對於阿豐背景的調查,既然知道阿豐所屬的公司,為何沒有約談公司相關人等,辦案員警也對於公司負責人等資料不明(甚至成為相親對象而不知?!)在警方尋找前一晚一起喝酒的順仔時,既然得知是和阿豐一起工作的同事,為何不是從公司的人事資料下手?一般來說調閱人事資料獲得人名、地址、聯絡方式、甚至照片,再與探訪調查結果比對較為順理成章,而非僅靠調查口述、甚至跑到醫院確認長相~
最後一處讓我不解的是關於輻射管制登記簿。既然已經發生命案,封鎖現場,那麼作為重要證據的輻射管制登記簿應當作證物扣押,怎會還繼續使用?且一般來說,這種登記簿對於員工、訪客應非同一本(基本上個人到過的機關行號都是員工和訪客分開的);就算是同一本,通常外來訪客第一次填寫都不清楚該如何填,大多是在警衛的指示下進行填寫、換證的程序,不太有機會能竄改前人資料,再加上當時是警方辦案,交涉填寫應是警方接洽,因此這一段的插曲在我看來問題重重。
以上這些問題點都是個人在閱讀時感到不太對勁的地方,雖然後來知道可能是因為劇情的需要而刻意不提或設計,但悖於一般常理的認知和處理程序一直使我耿耿於懷,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對於內容的理解有誤?!

#《輻射人》
作者:冷言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

【書籍介紹】
「死人怎麼可能自己報案!」
「會不會是……因為死者含冤而死,所以靈魂出竅化為實體來告訴我。」
「你怎麼沒有順便問他是被誰殺的!」
「對啊,早知道我就問了。」
「問你的頭啦!」
這是一件乍聽之下令人毛骨悚然的命案,一名男子來派出所報案,說看到前面巷子有人在路燈旁上吊死亡……然而在短短不到一分鐘內,報案男子便失蹤了,值班員警疑惑之餘前往路燈下探查,赫然發現一具上吊的屍體──死者居然還是報案的那名男子!?
剛調職到派出所的女警梁羽冰,自告奮勇企圖將這起離奇的案件解決,卻陷入了瓶頸……於是她找上曾解決數起難解案件的國中同學,目前是高醫牙科部的主治醫師葉正華。當兩人開始深入調查眷村所有居民時,竟牽扯出與核三廠的另一起命案有關?他們該如何從街頭巷尾的八卦流言,抽絲剝繭找出真正的犯人?
●二○一四年打狗鳳邑文學獎小說組優選獎&高雄獎大作
●第三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複選入圍
●推理評論家/百萬部落客喬齊安(Heero)專文導讀

【作者介紹:冷言】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Mystery Writers of Taiwan成員,熱心推廣台灣推理小說創作。二○○○年在推理雜誌刊載短篇小說〈偷臉〉出道,其短篇推理融合著慧黠、幽默和諷刺,常常讓人在閱讀完後回味無窮。而長篇推理小說則是恪守本格推理的要求,風格截然不同。
作品有短篇推理小說集《風吹來的屍體》、《請勿挖掘》;長篇推理小說《上帝禁區》、《鎧甲館事件》、《反向演化》(第二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決選)。最新作品為《輻射人》。

arrow
arrow

    astra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