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0609  
 
  究竟是她太疑神疑鬼,還是他的演技高超?
  真的是一連串的意外巧合,還是被計算的陰謀迫害?

  《蘿絲瑪麗的嬰兒》是一本超詭異的小說。故事開始於一對年輕夫妻不顧友人警告,搬入一幢名為布朗佛的公寓大廈中。這座大廈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許多醜聞與不幸事件,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些事跡漸漸為人所遺忘,蘿絲瑪麗和蓋伊看中的便是它的宏偉與華麗。然而搬入後不久,蘿絲瑪麗在大廈中結識的一名女孩便跳樓身亡,他們也因此結識收養女孩的一對善良老夫妻,蓋伊與老夫妻一見如故,他們也因老夫妻的人緣結識更多人。然而,奇怪的夢境在搬入公寓後困擾著蘿絲瑪麗,沒多久蓋伊的演員生涯開始節節攀升,蘿絲瑪麗也發現自己懷孕了,老夫妻對她呵護備至,甚至介紹紐約的產科權威替她進行產檢。只是一樁樁詭異的情事開始發生,她能求助的好友卻突然陷入昏迷。這一切不得不讓她懷疑,有人企圖想要傷害她以及她的孩子……

  當初是被出版社打出的「史上前六大最具影響力的恐怖小說之一──經典恐怖電影《失嬰記》原著小說」吸引而參加試讀。《蘿絲瑪麗的嬰兒》小說的出版與《失嬰記》電影的上映都早在我出生之前,年代太過久遠使得我對於故事和電影感到全然陌生也毫無頭緒。我想,或許在電影中,會以令人緊張的配樂,製造讓人驚嚇的場景,使電影充滿恐怖的氛圍。但閱讀過後,深深覺得以小說而言,其懸疑性大於恐怖的成分,尤其是環繞在蘿絲瑪麗身邊的一切似是而非,讓讀者與蘿絲瑪麗一同陷入只有猜測、推論,卻始終無法得到確切證據的境況中。讀者也情不自禁地猜想作者的安排,蘿絲瑪麗的一切懷疑只是因為懷孕產生的副作用,還是真有巫術在作祟?我一直認為,「未知」是最令人提心吊膽的狀況,顯然作者也把握了這個原則,讓蘿絲瑪麗就處在一個被孤立的未知狀態!

  然而,我想畢竟時代的差距還是有代溝的存在。一九六年代女性對於懷孕的認知、對於權威的信任以及對於自我的信心,和現代的女性相比想來是有觀念上的差異。從現代的眼光來看蘿絲瑪麗,怒其不爭,明明一切的線索都指向了同樣的地方,明明好友一再再的規勸,但蘿絲瑪麗就是以自欺欺人的鴕鳥心態,將頭埋在了沙裡。但想想,或許小說呈現的便是在那樣的一個年代,一個女人對著最愛的男人、對於掌握知識的醫生採取的都是全然信任的態度,即使有懷疑也只能暫時放一邊,若是如此也就很難指摘作者將蘿絲瑪麗塑造成這樣一個優柔寡斷的性格。

  在序文中提及,《失嬰記》造成了一股對於巫術、魔鬼、召喚或驅魔議題的熱潮,我相信當時《失嬰記》必然造成轟動,人們對於神祕事物、以及有關巫術儀式、魔鬼真假等的好奇,一定引發一陣探索和模仿效應。尤其小說中提及的一本《巫魔族》的書,研究巫術、魔法與惡魔崇拜,連我都想找來一探究竟。不知道當時看過小說、電影的人,是否也產生一股調查自家是否有被人秘密設置的通道或暗門,或是對於平日會打招呼的和善鄰居提高警覺呢!

  在《蘿絲瑪麗的嬰兒》故事中,有一處我覺得特別感興趣的地方,那就在蘿絲瑪麗的前屋主和老夫妻鄰居家中,都有種植香草植物,而且故事中屢屢提及一種叫「旦寧根」香草,並以此作為劇情衍生的重要媒介。這不禁讓我聯想到「蘿絲瑪麗」的名字,蘿絲瑪麗正是一種香草植物,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迷迭香」,只是不知道作者以香草名做為主角名,是否正是暗示讀者蘿絲瑪麗是被選中的人?而「蘿絲瑪麗」或「迷迭香」是否另有代表意涵,只是我沒想到呢?!

  在閱讀故事到最後,我隱約想到這故事應會有續集。果然從序中看到《蘿絲瑪麗的嬰兒Rosemary's Baby》出版於1967年,而作者在1997年時,完成了續集《Son of Rosemary》。畢竟《蘿絲瑪麗的嬰兒》的故事結局,充滿了不定與未知,以及讓人覺得詭異又錯愕的轉折。只是時隔三十年的故事續集,能否延續原作懸疑可佈的氣氛還是止於’’續集魔咒’’,或許可以從出版社是否會出版中文版續集看出端倪……

#《蘿絲瑪麗的嬰兒》
原書名:Rosemary's Baby
作者:艾拉‧萊文Ira Levin
譯者:柯清心
出版社:小異出版
出版日期:2014年6月

【書籍簡介】
史上前六大最具影響力的恐怖小說之一──經典恐怖電影《失嬰記》原著小說。
扣人心弦的懸疑鉅作,戴著天真假面的惡魔。
蘿絲瑪麗.伍郝思和小咖演員丈夫蓋伊,搬入了惡名昭彰的紐約公寓,布朗佛大廈,這棟老公寓的房客大多是年邁的老人。伍郝思夫婦才剛搬來不久,鄰居魯曼和蜜妮.卡司堤瓦便前來表示歡迎,打探虛實。蘿絲瑪麗對卡司堤瓦夫婦的怪異行徑,以及不時聽到的奇怪聲音雖存有疑慮,但她先生和老夫婦卻分外投緣。不久,蓋伊在百老匯爭取到絕佳的角色,蘿絲瑪麗也很快傳出身孕,卡司堤瓦夫婦則開始對她呵護備至。病懨懨的蘿絲瑪麗被日益孤立,她開始懷疑卡司堤瓦這幫人別有他圖……

【作者介紹:艾拉‧萊文 Ira Levin】
萊文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畢業於郝勒思曼中學(Horace Mann School)及紐約大學,主修哲學及英文。大學畢業後,他開始寫軍教片及電視劇本。萊文首部獲演的劇本是《從軍樂》(改編自麥克.海曼的小說),描述一位鄉巴佬被徵召加入美國空軍的喜劇,該劇讓安迪•格里菲斯(Andy Griffith)步上星途,且於一九五八年改拍成電影,由安迪長期以來的好友及螢幕搭擋唐恩.諾茨(Don Knotts)擔任配角。一般認為,《從軍樂》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上等兵戈瑪派爾》(Gomer Pyle, U.S.M.C)的前身。其他劇本包括極受歡迎的喜劇《評論員精選》(Critic’s Choice)、音樂劇《見鬼!那隻貓!》(Drat! The Cat!)(芭芭拉史翠珊的經典歌典《He Touched Me》即因此劇而生),以及百老滙歷來上演時間最久的驚悚劇《死亡陷阱》(Deathtrap)。
萊文的第一部小說《死前之吻》受到廣大的迴響,使他獲得一九五四年愛倫坡最佳處女作獎。《死前之吻》後來兩度改拍成電影,分別於一九五六年及一九九一年。《死亡陷阱》是萊文最著名的劇本,創下驚悚喜劇在百老匯演出的最長記錄,並為萊文帶來第二座愛倫坡獎。一九八二年,該劇改編成電影,由克里斯多夫.里夫(Christopher Reeve)及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主演。
《失嬰記》是萊文最著名的小說,講述現代的曼哈頓上西區,撒旦崇拜與神秘事件。小說被拍成電影,由米亞.法羅及約翰.卡薩維蒂(John Cassavetes)分飭男女主角。羅絲.高登(Ruth Gordon)的演出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編劇兼導演的羅曼.波蘭斯基則被提名最佳改編劇本獎。萊文其他改拍成電影的小說,包括有一九七八年的《巴西來的男孩》、一九七五年及二○○四的《複製嬌妻》、一九九三年《銀色獵物》(Sliver)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straes 的頭像
    astraes

    Astraes‧閱讀的痕跡

    astra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