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筆之前,甚至在閱讀之時,我便有一種預感,這將會是篇很難寫的心得。難寫的原因,在於不知道如何能完整表達這一路讀下來的各種心境感受,似乎腦海中所有熟悉的詞彙,不僅難以道盡,也無法如實描繪出內心的撼動。會讓我面臨書寫的困窘,並不是因為他的文辭艱澀難懂或情節曲折離奇。相反的,這只是一部描寫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故事,所用文字淺顯易懂、故事情節平鋪直敘,雖然書頁厚重,卻會讓人想要捧著安靜閱讀。但這個故事所承載的歷史是那麼沉重、想要表達的愛意又是那麼濃烈,讓閱讀的我著實難以言喻……該怎麼分享這個故事呢?……
在二十世紀初的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的山村中,十歲的西羅剛遭遇父喪不久,母親便將他與哥哥送入修道院中生活。在貧瘠的生活中,他們努力適應沒有雙親的生活,學會以工作換取食宿。在一次零工中,十五歲的西羅遇見了鄰村的同年女孩安紗,安紗是一個馬車夫大家庭中的長女,山區的貧困生活,讓她從小便學會協助父親駕車、幫忙母親處理家務。然而,西羅因得罪了當地教區神父,不得已只能與相依為命的哥哥分離,逃往美國成為一名鞋匠的學徒;而安紗因為家中巨變,為求家人生存,偕同父親前往新大陸尋找工作機會。來到紐約的兩人,雖然對對方有著好感,卻總是陰錯陽差的錯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西羅志願入伍,然而在戰場上的經歷,改變了他;安紗從寄人籬下、到力爭上游,努力追求自己夢想的同時也不斷照拂義大利的家人。他們在戰後的再相遇,卻是安紗即將成為別人的新娘之時……
(說真的,我很想把故事說完,但我想我若繼續寫下去,出版社會抓狂吧!)
故事的基調,是以西羅和安紗的愛情追尋為主線。但實際上,在一段段的故事中卻能看到許多溫暖動人的小細節。這些細節包括陌生人的慈善、家庭的力量、為愛犧牲的奉獻、友誼的相互扶持……等;這一切與愛情的細水長流匯合成了一股暖流,溫暖了讀者的心房。每一次,當故事中人遇到困境時,總令我提心吊膽,但隨即的柳暗花明,又讓人深刻感受到人間處處有溫情,激起讀者另一個希望。或許是現代的新聞事件太血腥,總讓我不由自主朝壞的方向想,像是西羅被送進修道院時,我想到的是受虐的童工;又如同初到美國時,西羅和安紗父親碰見了陌生女子和車夫,都讓我擔心他們即將受騙的悲慘遭遇。但作者似乎意圖在書中營造出一股正面向上的力量,散發人性的光明面,因此多讓人物的遭遇峰迴路轉,即使是安紗歷經了多年被歧視、被奴役的生活,作者仍賦予她堅定的信念與希望的未來。
《白朗峰上的約定》或許會被歸類為愛情小說,但在愛情之間,親情也不容忽視。尤其,義大利人對於「家庭」觀念的重視,就如同希臘人和傳統華人一樣地重要。故事中的兩名主角,境遇正好相反,西羅幼年便失去了父母的照拂,雖然修道院的修女和長工給予了他親人般的關愛,但這終究無法彌補他心中的傷痛,在他的人生中始終對此耿耿於懷;而安紗成長於雙親健在、弟妹眾多的大家庭,完整的親情構築她對生命的認知,也因此對於維繫家庭願意付出一切的努力和犧牲。失去家庭對於西羅的傷害、圓滿家庭對於安紗的意義,影響著他們之後的人生每項決定。親情與愛情就如同雙螺旋,貫穿了整個故事,對於家庭的觀念,也從他們的上一代延續到下一代。
《白朗峰上的約定》故事共分為三部,以他們的人生歷程作為區隔:第一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第二部曼哈頓、第三部明尼蘇達州。從義大利到美國,正是述說一段移民在異鄉奮鬥的歷史。從異鄉變成故鄉,從語言到文化,要經過多久的適應與磨合,其中有著血淚也有著甘甜。每一位移民都有著一個美國夢,支撐著他們在被壓榨和被歧視的環境中掙扎求生。雖然作者在移民經歷的磨難上較為輕描淡寫,但依然可以從中體會生活不容易。
閱讀這本書時,讓我聯想、回顧了好多以往的學習。作者描述移民的那段,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閱讀過的林語堂《唐人街》,雖然有些爭議但也描繪了一部分早期華人在美國的移民生活;而西羅在戰後流連羅馬想要打聽即將成為神父的哥哥消息卻不可得時,讓我想到了奧黛麗‧赫本所演的《修女傳》,當信仰和塵世所愛的一切衝突時,要如何取捨?而阿爾卑斯山區的風景,也挑起了我今年初夏的旅行記憶,在北義山區碰上了兩場夏季風雪,以及山區教堂與高達湖邊小鎮的絕美風景!
當平安夜時,我正好閱讀到西羅兩兄弟在修道院的生活,修女對他們的關愛與籌謀深深打動了我;昨夜,讀到後半戰爭所帶來的後遺症,則讓我難過地涕泗橫流。或許,在那個年代,類似的故事比比皆是;然而作者將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們在貧瘠的生活中力求美好的精神—他們的忍耐、犧牲、愛與信心—細細刻畫,讓《白朗峰上的約定》顯得那麼地盪氣迴腸、那麼地溫暖動人……
後記:寫完這篇心得後,突然想到關於作者對西羅和安紗角色的設定。西羅製鞋匠的角色來自於作者的外祖父,他是來自義大利的移民;而安紗女裁縫的角色,或許也是當時移民婦女經常從事的工作。畢竟,移民多以本身擅長之事來謀生,安紗的裁縫技巧源自於母親教導女兒的代代相傳。然而就是這製鞋與裁縫的職業設定,讓我想到或許另有含意:鞋通常象徵腳踏實地,西羅從事製鞋,也正符合他勤勤懇懇、努力工作的形象。而裁縫將布製成衣、更精巧的家飾、戲服等,代表著美化生活,就如同安紗為家庭增添色彩,讓生活更富情趣!我不知道這是否在作者的設計之中,但意外的讓我聯想到兩者的相互配合,正是建立了圓滿家庭的形象!
#《白朗峰上的約定》
原書名:The Shoemaker’s Wife
作者:艾狄安娜‧翠吉亞妮Adriana Trigiani
譯者:彭蒨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書籍簡介】
全美圖書館聯盟 The Big Read 2013 年度唯一指定選書
Goodreads Choice 年度最佳歷史小說
時報文學「一次大戰百年紀念」首部主打愛情史詩
百萬暢銷作家艾狄亞娜構思25年,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
一部浪漫華麗的史詩愛情大作 大時代裡的真愛與誓言最是教人刻骨銘心!
十九世紀末壯麗的義大利阿爾卑斯山麓上,馬車夫長女安莎邂逅了貧窮的少年西羅。在命運的相會後,西羅因得罪神父,在修道院修女的緊急安排下前往美國,成為製鞋師傅的學徒。安莎因弟妹年幼,決定前往異鄉工作賺錢養家,竟也來到美國。當年不告而別,多年後卻在紐約意外重逢,偏偏西羅已確定參加一次世界大戰。
再次分隔的歲月裡,安莎憑著巧奪天工的技藝, 成為曼哈頓大都會歌劇院天王卡羅素的裁縫助理,五光十色的上流社會並未讓安莎動心,但卡羅素的經紀人則鍾情安莎,希望與她成親。就當安莎在教堂前決定許亞承諾,從戰場中歷險歸來的西羅現身了。
本書《白朗峰上的約定》是美國暢銷百萬作家艾狄安娜‧翠吉亞妮第十部小說。艾狄安娜出身義大利移民家庭,寫作靈感來自身為製鞋匠的外祖父,這是作者最具企圖心、成就最高的華麗史詩愛情鉅作。書中描述移民生活追逐美國夢的艱苦心境,深刻動人。
【作者介紹:艾狄安娜‧翠吉亞妮 Adriana Trigiani】
艾狄安娜‧翠吉亞妮是位得獎劇作家、電視編劇、紀錄片製作人和暢銷作家。以有趣歡樂、溫馨感人的小說作品被數百萬讀者所喜愛。
艾狄安娜生長於美國維吉尼亞州西南部一個採礦小鎮的義大利移民大家庭。她備受好評的處女作《大石峽》(Big Stone Gap)即以家鄉為場景和主題。暢銷作品有「大石峽」系列;《Lucia, Lucia》《Brava, Valentine》,以及青少年小說《Viola in Reel Life》《Viola In the Spotlight》。艾狄安娜現在和先生、女兒住在紐約市。
- Dec 28 Sat 2013 08:59
【試讀】溫暖人間—艾狄安娜‧翠吉亞妮《白朗峰上的約定》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